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天公金

                                                                               



金紙是民間祭祀神靈不可或缺的東西。民間俗信,金紙乃神界的貨幣,民間使用各種金紙祭祀神明,之後焚燒供神,乃希望借著這種賄賂,獲得神祇的保佑或賜福。

  天界諸神神格、地位不同,使用的金紙也不相同,天公金為祭祀玉皇大帝或三官大帝所用的金紙,分尺一、尺三見方兩種規格,上印有吉祥圖案及「叩答恩光」或「叩謝神恩」字樣。



  天公金身價崇,高除玉皇大帝或三官大帝外,不得用來祭祀其他神祀。

極金顧名思義,乃指金紙中身價頂極者,這種金紙自然是玉皇大帝專享的金紙。

  用上好紙製成,二十五張為一,只兩只為足百,十百成千,五千紮成一縛,稱為一支的頂極金,長寬為一尺三寸見,方紙上金箔的面積也較其他金紙為大,上印有財子壽三仙圖,民間俗稱財子壽金,是農曆除夕及天公生日拜天公時,民間用以表示最高誠敬的金紙。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九天應元府資訊網 之皈依道義....作者心玄子



 


也許一般的社會大眾,只聽說了佛教有皈依


 


的儀式,不曾聽說道教也有皈依的傳度儀


 


式,其實,世界各大正統的宗教,都有舉辦


 


類似的皈依儀式,如:佛教之皈依佛法僧三


 


寶、基督教以受洗的方式,讓信徒來皈依於


 


──天父的身邊等等,而道教的弟子則是


 


皈依於「道、經、師」三寶。


  
  由於道教是真正由中國人所創立的宗


 


教,我們一般人的生活,早已經和道教結為


 


一體了,反而察覺不出道教對我們的影響力


 


有多大,就像是「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


 


香」的道理是一樣的!





  道教初期雖然也有入教皈依的儀式,但

是,在各朝各代政治因素與時空背景的演變


之下,反而失去了道教徒必須接受傳度皈依


儀式的認知,加上道教已經是中國人生活的


一部份,就好像中國人一出生自然就是道教


徒一樣,讓正統道教的傳度皈依儀式逐漸地


式微了!



 然而,在各種不同的宗教傳進中國之


後,讓中國人對於宗教信仰也產生了變化,


尤其是從印度傳來的佛教,逐漸成了中國人


的宗教信仰之一,反而讓中國人產生了宗教


認同的模糊,現在,如果你問他們信什麼宗


教,有很多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佛教,因


為他們已經無法分辨佛與道有何差異性了!





  其實,中國人還是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

信奉道教,由於道教的兼容並蓄精神表現,


可以容許各種不同的宗教一起流傳,反而無


法彰顯道教的特質,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就


是凡是祭拜祖先,手拿香的,都是道教徒,


而 關聖帝 君、孚佑帝君、天上聖母、金母


娘娘等,都是屬於道教的神祇!



  然而,一般人對道教都有一種錯誤的觀


念,認為道教不過是法師作法或是童乩起駕


等道教外在的儀式而已,把道教民間信仰的


一小部分誤解了,殊不知道教因與民間生活


習俗的結合,逐漸生活化的結果,使百姓以


為道教只講究天人感應的範疇,卻不知道道


教在天文、地理、歷史、藝術、哲學、醫


學、理學與自然科學,對社會大眾的莫大貢


獻,曾有許多國外著名學者說:「要認識中


國,就必須先認識道教。」





 道教徒所皈依的「道、經、師」三寶,

在道教徒的精神層面上,這也是道教三清道


祖的化身,如果懂得道教經懺的人,應該聽過道教的「三寶讚」:



  「稽首,稽首皈依道,道在玉京山,玉


京山說法,說法利人天,皈依元始大天尊;


稽首,稽首皈依經,經寶演靈文,靈文書鳳


篆,鳳篆廣宣揚,皈依靈寶大天尊;稽首,


稽首皈依師,師心似水清,水清秋月現,月


現法無邊,皈依道德大天尊」


  
  這些詞句非常的淺顯,只要稍具中文常


識的人都可以看得懂,短短的百餘個字,已


經說明了道教三寶的精深內涵與教化人心的


功能了。
  在就另一層面來說,皈依道教三寶的目


的,就是要秉承先聖先賢的「尊天、依道、


行德」的思想,讓皈依道者能在依道之後,


繼續的行德,進而達成尊天的境界,徹底的


明瞭道之真義而行之,並肩負起傳承之責


任,以及宏揚道教之使命。





  皈依之真義,對於道教徒而言,一是皈

依道經師三寶之後,成為正式的道教徒,可


得到皈依道脈與宗派,在正式皈依科儀上所


頒之傳度皈依寶牒及傳度皈依証,依此傳度


寶牒在世依道修持,離世時則由道祖接引羽


化歸真,更証善果於來日,有言証曰:「皈


依道寶,永不沉淪,祖師接引,繼續修


程。」
  二是依傳度寶牒在世修持,才能以正式


道教徒的身份,使道祖對於我們平日的修


持、祈福、消災、祭祀等方能有所領受,三


寶開圖,散虛無之祖氣,九霄啟運敷妙有之


神功,理通陰陽,道通太極。





  因此,經過皈依傳度儀式之後,你才真

正的成為一個道教徒,才可以在經過此生的


修持而達到永無輪迴的境界。





  前面我們說過,在本地風土民情受歷史

變遷之影響下,多數民間百姓並不知本土性


的道教,早已融入自身平日的生活當中,就


如道教崇尚敬天祭祖,以示不忘本源之教義


特質,所以,凡是有祭祀祖先者,其實就是


道教徒,只是未正式皈依而已,而生活化的


道教,在民間又和地方民俗融合,形成許多


地方性的特殊民俗景觀,但真正正統的道


教,在講神人感應,天人合一,如此境界之


前,是有一段修持修練的過程的,並非一蹴


而幾的直達天人合一。





  尤其是正式皈依於三寶的道教徒,更應

謹依道教五大法門,丹鼎〈養生〉、符籙


 


〈科儀〉、占驗〈預測〉、經典〈文字〉、


 


積善〈存德〉修持自身靈性,以求性命雙修


及身心靈合一。





 至道是不分家的,今生來世應有所依,

世界五大洲形成五大教,每一個教派各有其


修持的心法,佛教講求的是:「明心見性,


萬法歸一」,道教講求的是:「修身練性,


抱元守一」,儒教講求的是:「存心養性,


執中貫一」,基督教講求的是:「洗新移


性,默禱親一」,回教講求的是:「堅心定


性,清真返一」,由於每個教派都有一個


「一」,所以,就有了「五教歸一」的說


法。
  有些人誤會了五教歸一的真正意義,以


為五個宗教最後變成一個,其實,這是錯


的,真正的「一」即是真理,所謂的五教合


一,乃是追求這個「一」,它乃是天地之真


理,為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也。





  世界上各大宗教最初的動念都是一致

的,也就是要眾生明瞭真理的定義,對所追


求之境界能夠有所依循,不致於在茫茫的世


道迷途,也是每一個道教徒皈依道教的宗旨


之一。
  當你了解道教皈依傳度的意義之後,就


知道這個莊嚴的儀式,對道教徒來說有多麼


的重要了!



【劉墉‧人的一生就是如此新新舊舊】

人的一生就是如此「新新舊舊」。打開電話簿密密麻麻的名字
和號碼,請問,哪一個是你認真寫下去的?但是到今天你又和
多少人在往來?
人生本來就是來來往往,你搬了新家、進了新房、有了新工作
、也有了新朋友,你有多少時間能既結交新朋友,又和所有的
舊朋友保持密切聯繫呢?
於是在不知不覺中,你和他們漸漸疏遠。也不是刻意疏遠。而
是少了聯絡。
當你一下子結交許多新朋友的時候,你的心被許多「新」占據
了。
但是回頭看看你的舊朋友,他們每天仍然在那個老地方活動老
時間碰面,他們的不變當中有了什麼變化?
有!是你!在聚餐時,你總坐的那一張椅子空了!
在聊天時你熟悉的笑聲不見了!他們失落了!
彼此問「他去了那裡?為什麼不來?」抬起頭遠遠的高廈裡,
你去了哪裡?
請問他們的感覺會好嗎?
他們沒變,是你變了啊!他們還在那兒,是你走了啊!
「不在同一個世界」,這一句話可以解釋一切。
當你發了,你的出手闊了、場面大了。
你雖然不忘舊情,總找以前的朋友一起出去玩。
問題是,他們能不能跟你一樣出手呢?
就算你夠朋友為他們出錢。
換作你是他們,你又會願意一次又一次接受招待嗎?
不是他們無情,是因為他們不知如何自處,也不願「勾起彼
此的傷痛」。當你的事業失敗時,那些以前的老朋友就避不
見面不也有同樣的可能嗎?往壞處想,他們怕你伸手借錢。
往好處想,他們怕傷了你的自尊。往壞處想,他們不再找你
出去玩。往好處想,你窮了還能維持過去的排場嗎?
他們拉著你要不要你出錢?不要你出錢會不會傷了你的自尊?
再往另一個角度想他們找你,你「打腫臉充胖子」有必要嗎?

當有一天你不如意了,千萬不要去硬撐場面那樣做,你累別人也累。
碰到老朋友,你也不要去躲避。你可以坦白說出自己的處境:我窮了玩不起了。
老朋友發了,不見了,要想:他忙。
老朋友垮了,避不見面,要想:他難。
如果你不得意,千萬別猜朋友躲你,否則你只可能更孤立。
如果你很得意,遇到以前的朋友,千萬少談眼前,多談過去,別人才會覺得你念舊。
一個失意人能在一群得意人間談笑風生,才是有骨氣;
一個得意人能在一群失意朋友間,讓人想不到他的得意,才是會做人。


玉清宮之時間的價值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YEAR 
想知道「一整年」的價值 
ask the student who has failed a class. 
就去問被當過的學生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ONTH, 
想知道「一個月」的價值 
ask a mother who gave birth to a premature baby. 
就去問曾經早產的母親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WEEK, 
想知道「一禮拜」的價值 
ask the editor of a weekly newspaper. 
就去問週報的編輯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HOUR, 
想知道「一小時」的價值 
ask the lovers who are waiting to meet. 
就去問在等待見面的情侶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INUTE, 
想知道「一分鐘」的價值 
ask a person who missed the train. 
就去問剛錯過火車的人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SECOND, 
想知道「一秒鐘」的價值 
ask a person who just avoided an accident. 
就去問剛閃過一場車禍的人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ONE MILLISECOND, 
想知道「百分之一秒」的價值 
ask the person who won a silver medal in the Olympics. 
就去問奧運的銀牌得主
Treasure every moment that you have! 
珍惜你所擁有的每一刻時間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


玉清宮之內外五營

 


                                             





內五營與外五營







































基本上,五營有內營(內五營)和外營(外五營)之分。依神論,凡曾受帝亡封封的正神,如關帝、媽祖、保生大帝與諸姓王爺等等,皆設外五營;一般非命厲神,如萬善爺、大眾爺等等,則只設內營或皆不設。依廟論,庄廟皆設內外營,私廟〈壇〉僅設內營,元廟級〈人群廟〉大廟則完全不設,如北門南鯤廟、北港朝天宮等等。依地論,鄉間廟宇大多設內外營,都會或市集廟宇則受地形限制多不設外營。



內外營可謂主祀神明近衛軍,負責廟壇本部的安全防務,通常以「神位」、「大令」、「五營旗」、和「五營頭〈首〉」為象徵物,多設於外殿供桌左方或右方,亦有安設於內殿或側殿者。


 

以涵管為基座 的士丘型五營 屬露天式的怖防設施



所謂「大令」是一枝三角尖頂長方木牌,上繪龍(蟒)圖,或套上刺繡龍圖外套,上書主神尊稱,有如「王令」,象徵主神,一般都插立於「營斗」中央。


  五營旗」亦稱「五方旗」或「頭營旗」,是一五營五色設立三角旗幟,各期皆載明該營元帥(聖者/將軍)、番號、軍馬或兵員數目,可視為營旗或令旗,通常一方位插於「營斗」四週。


  五營頭(首)」亦是依五營五色而木頭像,一般都有頭無身(人首鎗身),講究者則著以布袋戲裝,通常一字排開,排列於五營旗前方,一有令置插放者。




「神位」、「大令」、「五營旗」和「五營頭(首)」4種內五營構件,各地配置不一,有四種齊備者,有中兩種、三種搭配者,亦有單一種安設者,其組合方式即:





 --神位、大令、五營旗、五營 頭。


  --神位、大令、五營旗。


  --神位、大令、五營頭。


 --神位、五營旗、五營頭。


  --大令、五營旗、五營頭。

 --大令、五營旗。


  --神位、五營頭。


  --五營旗、五營頭。

 --神位。


  --大令。


  --五營旗。


   --五營頭。
小祠式的營厝仔 廣為新建廟宇所採用

此外,另有「五寶」,及七星劍、鯊魚劍、銅棍、樂府和刺球等五樣法器,亦與內五營四種象徵物結合,其中以七星劍最為多見:「五寶」之所以用於內五營,主要是法師或童乩用以調營遣將之象徵。



五營旗」不但是內五營的主要象徵物,表示「五營兵馬在此」,同時也是法師或童乩調營遣將的作法信物,通常與「五寶」搭配使用。這些象徵物,各地各廟皆視為「神體」奉祀,晨昏上香、敬茶,每月固定舉行「賞兵」〈犒賞〉,犒賞五營兵馬,平時則安放「馬草水」敬祀。



 

外五營是以庄廟為中心,分佈於庄頭五方的營寨,各地稱法不一,大致有:營頭、營頭仔、營厝仔、營頭厝仔、營寮仔、營頭寮仔、兵將寮等等多種,總兵31萬,另有軍馬31千,為庄頭的防衛部隊。其營寨位置,多選擇五方要道的出入口、交叉口、轉彎處或置高點安設,互為角,以使邪魔惡煞不得其門而入:其中,中營通常安設於庄廟前後或庄廟中央,亦有安設於廟內,或根本不安設,而以內五營代替者。



 








外五營可分為外型象徵物來說明。















































































































































在外形〈外貌建築〉方面,可分為4大類:
(一)露天式─完全沒有硬體建築物,再細分3種:  
1.簡單型─無任何帳,只在營插放令旗或竹符。  
2.圈圈型─以鐵皮、涵管或砌水泥作簡易基座圈圈保護。  
3.土丘型─以天然高地或人工土丘作為營位監有外圍磚牆花台者,以防泥土流失。  

〈二〉式─  





用磚塊或水泥砌成小神,形如厝型,小者不過膝,最高也不到胸部,有鐵皮、磚砌、模型〈水泥模灌〉等多種;台灣民間五營造形,以這類樣式最多。  



〈三〉、小祠式





磚瓦營造,如同蓋小廟一樣,不但高度都在成人以上,而且造型、建材也較講究,磨石子、貼瓷磚、琉璃瓦、設門聯為常見做法;近年來新蓋大廟所五營,多已朝此發展。  



〈四〉、寶塔式─


磚造磨石子或水泥高塔,最多有9層,塔頂通常會加祀石雕虎爺鎮守。
在象徵物方面,至少有13類,可單一奉祀,亦有多樣齊祀:
(一)、神位─書寫營稱、主帥,有直接寫於璧上ˋ有以壓克力製作者。

(二)、令其有三角令旗和烏令旗、黃令旗等3種,前者如同內營令旗,通常多單支,總營則安放5支〈五營旗 〉;後者有三角形和四方形兩種,烏令旗稱「昭軍旗」,黃令旗稱「五營旗」,多用於廟前總營或副營。


(三)、大令一同前述內五營大令,多立於營斗或木加上,上書營稱、主帥和兵馬數。
(四)、五營頭一即五營首,如前述,多用於總營。

(五)、竹符一即「青竹符」,青竹府是台灣常用民間避邪器物,通常為約兩尺高竹節,有整支竹節、半竹節、削平一面和削成竹片等多種,上書營稱、主帥和兵馬數,或僅畫符「鎮」;竹頭部位多包金紙符,紅布或五色布。竹符是外五營最多ㄉ一種,一般是一營一支竹符但亦用3支和5支,3支者有祀神各自所(3神)和同一神明令3支等兩種,後者多為總管所安設,代表五營。


(六)、瓦符於紅瓦上畫五營府咒,此以澎湖最多見。

(七)、石符一在石頭、石碑上書寫或刻寫五營符咒,亦多見於澎湖;另有結合「石敢當」安設者。


(八)、黎頭─即「黎頭符」,於牛黎鐵片上畫符安設,多搭配其他象徵物使用。
(九)、金紙符在金紙上書寫五營符咒或主神神稱,或僅有符墨跡,此最簡單者。
(十)、畫像─於營厝仔正面內牆彩繪五營元帥或兵馬。

(十一)、塑像─有竹架紙糊、木刻、石雕等多種,塑造各營元帥,軍馬或馬軍爺(馬扶),或另増涼傘,有分開塑造者,亦有一體成型者;其中,木刻者以近似一般神像金身。


(十二)、竹篩─即米篩,繪有太極八卦、七星等符,通常用於「副營」。

 (十三)、壺碗一烘爐於營厝仔或營位前増置壺、碗或烘爐,此為給予五營兵將「炊事」之用,有些地方視作「祭(制)煞」法器。



















水泥模灌的神龕式營厝仔 越來越流行 主因是方便竹符與瓦符並用 多見於澎湖 此為北門鄉 「新圍仔」北營寶塔式的營厝仔 搭頂通常加祀猛虎鎮守

 

























大體上,「符」安營由庄廟主神掛名行之,通常是一營一令(符),但也有一營數令(符)者,此即表示庄廟各神各自「放營」;有些市集(市區)受限於地形,通常會把五營集中安置,稱「總管」;地點以廟(壇)前為最多。


  另外,在五營之外,也有在其外圍增設副營的,其象徵物以竹符、烏令、竹篩〈米篩〉和令旗最多見,目的在增強庄頭的防禦能力。






營厝內牆彩繪五營元帥及其兵馬。石雕塑像最為少見,此為澎湖白沙鄉講美村的南營蕭將軍。
竹架紙糊的五營元帥及其軍馬。增置壺、碗、烘爐者,是給予五營兵將「炊事」之用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朱雀:鳳凰是神鳥,百鳥之王,古人說,雄的叫鳳,雌的叫凰。以后,鳳凰合稱;再以后,龍鳳相配,鳳便成了宮廷后妃的代稱。

根据神話傳遞,鳳是在東方殷族的鳥圖騰演化而成。《山海經‧大荒西經》提到有一种五彩鳥,有三種
名稱,叫皇鳥、朱雀及鳳鳥。


龍生九子




 龍,在中國歷代相傳得資料中說,牠是神靈之精,四靈(龍、鳳、麟、龜)之長。一般世俗的說法,龍的身上有鱗片的的叫做「蛟龍」,有翅膀的叫做「應龍」;頭上有角的叫做「虯龍」,沒有角的叫做「螭龍」;沒法升天的叫做「蟠龍」,喜愛水的叫做「蜻龍」,喜愛火的叫做「火龍」,愛好鳴叫的叫做「鳴龍」,愛好戰鬥的叫做「蜥龍」。這群龍當中,虯龍是龍的首領,牠能發號施令,率領群龍興雲下雨,救助蒼生,是民間祈雨避邪的神靈。


中國民間有"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說法。說是一位龍母,生了九個兒子,這九個兒子各有各的長相,脾氣和愛好也各不相同。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我們綜合一下,簡析九位。

贔(ㄅ一ˋ)屭 (ㄒ一ˋ): 也稱龜趺。形狀像烏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螭(ㄔ)吻(ㄨㄣˇ): 又叫憲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獄訟之事,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虎是


威猛之獸,可見狴犴的用處在于增強監獄的威嚴,讓罪犯們望而生畏





蚣(ㄍㄨㄥ)蝮(ㄈㄨˋ) :也叫鴟吻、鴟尾、好望,等。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辟火災,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椒(ㄐ一ㄠ)圖(ㄊㄨˊ): 形似螺蚌,好閉口,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其用于門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以求安全


 





囚牛: 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好音樂。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蒲(ㄆㄨˊ)牢(ㄌㄠˊ): 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于鐘上,并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饕(ㄊㄠ)餮(ㄊ一ㄝˋ): 形似狼,好飲食。鐘鼎彝器上多雕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由于饕餮是傳說中特別貪食的惡獸,人們便將貪于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為饕餮之徒。饕餮還作為一種圖案化的獸面紋飾出現在商周青銅器上,稱作饕餮紋。





狻(ㄙㄨㄢ)猊(ㄋ一ˊ): 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好煙火,又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能見其風采。 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于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睚(一ㄞˊ)眥(ㄗˋ): 相貌似豺,好腥殺。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睚 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償,睚 之怨必報”。報則不免腥殺,這樣,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出現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一場車禍,對方說沒關係,卻換來賠償金 !!





●●【台灣社會新聞】: 最新詐騙手法 -- 一場車禍,對方說沒關係,卻換來賠償金 !!









★ 注 意 : 希 望 大 家 小 心 謹 慎 ........

林小姐是在騎車中途不小心撞上突然衝出來的人
這則車禍,對方表示沒有關係,人沒有什麼大礙,拍拍屁股就走了
林小姐以為沒事,但其實對方已經將車牌號碼與駕駛人與車輛的特徵記下
持驗傷單報警並告上法院說她「肇事逃逸」
林小姐冤枉的收到通知單,被撞的人要求賠償 30 萬現金
也提不出任何證據證明自己當時已經和解… 最後因為對方糾纏不清
為了息事寧人省麻煩,也不想報警留下案底,以10 萬元私下和解

這是真實案例
因為許多人對於這方面的法律常識並不清楚
也想說撞到的人沒有大礙,殊不知這是詐騙案件,製造假車禍
◆ 遇到這類情況,請大家務必記住 --
1.
不管是否要和解或報警,都最好有第三者在場作證明
2.
若對方堅持沒關係,也務必要報警處理或者是立和解書 (請對方出示證明並簽字)
3.
如果對方嫌麻煩而緊急離開,務必記下特徵或車牌號碼,
到警局備案(這是重點,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肇逃)
不然當收到驗傷單影本跟通知書時,要找證據證明自己沒有錯,就來不及了 ……

●● 希 望 各 位 小 心 謹 慎 !!!





 






分手的理由

......太勁爆了啦!!!!!!!!!!!



前幾天跟同學在聊天,聊到跟歷任女友分手的原因,

其中一個同學說了這個慘不忍睹的遭遇

在他大三的時候交了一個學妹,兩個人一個帥一個美,

簡直是學校裡最強的一道閃光,經過了約半年的交往後,

男同學想說也該去見見女方的父母了,就在一次巧妙的安排下,

到了女方的家裡去作客,女方是鄉下人,對待客人非常熱情,

當晚他媽展現他的拿手廚藝,煮了非常豐盛一桌出來,一方面是歡迎客人,

一方面是讓出門在外念書的女兒補補身體,滿滿的一桌親友,好不熱鬧,

整個飯局在酒精加上我同學豐富的幽默感下,可說是非常成功,

大概吃到快尾聲的時候,媽媽突然又端出一道菜來,

說這是他畢生的拿手絕活,麻油炒雙腰,暫停...

名詞解釋:雙腰就是腰子加雞腰,白話就是豬的腎臟+雞的睪丸

繼續....

我同學當然要給這未來岳母捧個場,

在嚐過這道菜後我同學開始大讚未來岳母的好手藝,

並且順勢體貼的夾了一顆雞睪丸給他女朋友,

女朋友馬上回絕,說他不敢吃這種東西,

我同學加他母親及眾親友不斷努力勸說,

解釋這營養價值有多高,

但他女友依然不為所動,不願意入口,最後在大家都放棄的情況下,

我同學突然說了一句話....成了他們分手的原因


「奇怪!!生的你就敢吃,熟的反而不敢!!!


這趟旅程結束後,這段感情也跟著結束了!!


給在地獄工作的同事

有三個警察, 分別來自交通隊、派出所跟偵查隊,
有一天
這三個警察
在一次意外事故身亡後 ,
通通在陰曹地府碰面排隊.
閻王跟他們說 , 因為事發突然,
他們都還有一次機會可以打電話回陽間 ,
跟親朋好友交代一些後事 .
不過前提是得自己付費,
三個人互相看了一下,
便接受了閻王這樣的安排...

起先由交通隊的員警打了通電話給同事,
交代清楚酒測器、測速照相機跟巷子內要怎麼拖吊車輛的"撇步",
一共講了5分鐘. 講完後
他問閻王說要多少錢 ?
閻王說:「5萬」
他覺得不貴, 當場掏出了5萬元給閻王
然後瀟灑地走回座位.

接著輪到派出所的員警打電話
他心想, 5分鐘5萬元?
好像有點貴...
那講短一點好了 !
於是拿起電話打電話一樣打給同事 ,
交代自己的管區哪裡可以摸魚,
哪裡有酒廊、理容院、摸摸茶
哪裡有賭、電玩等等,
只簡單講了2分鐘.
講完後一樣問閻王說要多少錢 ?
閻王說:「50萬元」
他雖然覺得很貴, 但以在陽世的收入來看
還是小case!
所以當場付了50萬元給閻王 ,
便開心地走回座位.

最後輪到偵查隊的員警,
他心想 , 好像講的越短反而越貴,
那當然要多講一點 !
雖然他也不用開罰單跟酒測,
也只有偵防車會被拖吊的份,
也沒時間到刑責區"探訪民情"
倒是有一堆處理不完的公文 ,
於是當下撥了電話回公司給同組的同事,
把自己還沒做完的工作都交代的一清二楚,
包括抽屜裡有昨天收的10件詐欺案要辦展期
還有28件案子還沒辦完
裡面有6件下禮拜二到期
3
件簽結上面有意見
5
件移送了被地檢署退回補東補西
2
件交辦到派出所23次了還不理,催辦口氣不要太差,不然會被打針
另外12件有的要查電話、調帳戶、查戶籍、寄通知、去查訪、附照片@#$%^&*!.....
還有後天通知的8個告訴人跟被告要做筆錄
明天一大早要到xx飯店服xx勤務
晚上有什麼活動要去蒐證............
要帶蒐證器材、安檢器材、防爆毯、帶什麼什麼的.....
抽屜裡前天派出所送來的案件查扣證物要繳庫
櫃子裡的槍要送刑事局鑑定
毒品要送鑑識中心...哪個要送哪裡...
昨晚交通隊抓來的酒醉駕駛還待在拘留所發酒瘋等著不予解送...
還有下禮拜一地檢署傳到庭作證,"抗傳即拘"巴啦巴啦巴啦的..........
匹哩啪啦一共講了5個小時之久.
講完後他問閻王說要多少錢?
閻王說:「不用錢」
他嚇了一大跳, 有沒有搞錯啊 , 講那麼久還不用錢?
所以跟閻王再確認一下 .
問閻王說
我講了5個小時耶...
怎麼會不用錢?是不是搞錯了?

閻王冷笑了一下回答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




你從「地獄」打到「地獄」 ,



算【網內互打】......


你不知道嗎???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玉清宮之風格



 


日本有一家保險公司曾對東京、大阪的二十歲至四十九歲的日本人進行
「人生課題的意識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認為,「結交朋友」是人
生最重要的課題!

可是,有趣的是,人都有「惰性、怯性」,也都習慣於待在一個「舒適
區」(comfort zone)裡,而疏於主動結交朋友、也少主動與朋友們連繫;每個人
都渴望認識好朋友,卻吝於「先給予、先付出、先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過去談得
來的朋友,咱們多久沒連絡了?我們是不是可以主動打個電話問候、寫個卡片關心
他們?

我就曾打個電話給久未連絡的朋友,他很高興地說,他剛好要組一個「未
婚男女遊沙巴」的旅遊團,有廠商贊助,邀我一起免費同行。就這樣,我與一群未
婚男女到馬來西亞一遊!

所以,朋友是生生不息的「長青植物」,也是「蔓藤植物」,它可以長得
茂盛翠綠,來擴大我們的生活圈。記得我有個女性朋友,已超過適婚年齡,但一直
小姑獨處;其實,她滿喜歡某一位男士,而男士對她也有好感,但他們兩人一直保
持若即若離的平淡關係。

我曾告訴她:「妳可以主動一點,約他吃飯、看電影、逛街啊,妳總要為
自己製造點機會啊!」可是,這女孩回答我說:「這不是我的風格!」

「是,是,這不是妳的風格,但妳知道嗎,『妳的風格』會讓妳一直等,
等到妳變成老姑婆!」我說。

沒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但那些風格就是對的嗎?如果「不主動親
近別人、不主動結交朋友、只要別人來發掘我的優點」,就是我們一成不變、堅信
不移的風格,則咱們的人際關係很難突破呀!(因此,這女孩至今還是小姑獨處!


有人委屈地說:「我不是不友善,我只是太害羞了!」或「我很好相處,
只是不好意思找你!」

的確,「害羞」、「不好意思」,都是我們與別人溝通的「心理障礙」,
我們一定要把它除去啊!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把握當下莫等待

 




去年學長喪妻。這突如其來的事故,實在叫人難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來不總是如
此?學長說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鮮花給他,但是他覺得太浪費,總推說等到下次再
買,結果卻是在她死後,用鮮花佈置她的靈堂。這不是太蠢愚了嗎?!似乎我們所
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學畢業以後,我就會如何如何..」我們對自己說「等到我買房子以
後!」、 「等我最小的孩子結婚之後!」、「等我把這筆生意談成之後!」、
「等到我死了以後...」人人都很願意犧牲當下,去換取未知的等待;犧牲今生今
世的辛苦錢,去購買後世的安逸。在台灣只要往有山的道路上走一走,就隨處都可
看到「農舍」變「精舍」,山坡地變靈塔,無非也是為了等到死後,能圖個保障,
不必再受苦。

許多人認為必須等到某時或某事完成之後再採取行動。明天我就開始運動;明天
我就會對他好一點;下星期我們就找時間出去走走;退休後,我們就要好好享受一
下。

然而,生活總是一直變動,環境總是不可預知,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突發狀況總
是層出不窮。

身為一個醫生,我所見過的死人,比一般人要來得多。這些人早上醒來時,原本
預期過的是另一個平凡無奇的日子,沒想到一個意料之外的事;交通意外、腦溢血
、心臟病發作等等。剎那間生命的巨輪傾覆離軌,突然闖進一片黑暗之中。
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生命呢?我們毋需等到生活完美無瑕,也毋需等到一切都平
穩,想做什麼,現在就可以開始做起。一個人永遠也無法預料未來,所以不要延緩
想過的生活,不要吝於表達心中的話,因為生命只在一瞬間。

如果你的妻子想要紅玫瑰,現在就買來送她,不要等到下次。真誠、坦率的告訴
她:「我愛妳」、「妳太好了!」這樣的愛語永不嫌多。如果說不出口,就寫張紙
條壓在餐桌上:「你真棒!」或是「我的生命因你而豐富。」不要吝於表達,好好
把握。

記住,給活人送一朵玫瑰,強過給死人送貴重的花圈。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盡頭,許多人經常在生命即將結束時,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事
沒有做,有許多話來不及說,這實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別讓自己徒留「為時已晚」的空餘恨。逝者不可追,來者猶未卜,最珍貴、最需
要即時掌握的「當下」,往往在這兩者蹉跎間,轉眼錯失。人生短暫飄忽,包得有
一首小詩這樣寫:高天與原地,悠悠人生路;行行向何方,轉眼即長暮。

正是道盡了人生如寄,轉眼即逝的惶恐。

有許多事,在你還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舊事;有許多人,在你還來不及用心之前
已成舊人。

遺憾的事一再發生,但過後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KK」是沒有用的,「那時
候」已經過去,你追念的人也已走過了你的生命。

一句瑞典格言說:「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不管你是否察覺,生命都
一直在前進。人生並未售來回票,失去的便永遠不再。將希望寄予「等到方便的時
間才享受」,我們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

不要再等待有一天你「可以鬆口氣」,或是「麻煩都過去了」。生命中大部分的
美好事物都是短暫易逝的,享受它們、品嚐它們,善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別把時
間浪費在等待所有難題的「完滿結局」上。

找回迷失的生命死亡也許是免費的但是,卻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勸你一句
話:把握當下,莫等待。